led照明进入跨界合作转型创新期
发布者: 福田电器 发布时间:2016-6-1 14:31:41 查看次数:
不想当厨子的裁缝则不是好司机,这是一个关于跨界的故事。我们知道,跨界合作是近来led照明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。
回顾led产业发展,经过了价格战等恶性竞争时期,产品价格已经突破底线。行业产能过剩,企业利润摊薄,能活下来的企业基本都经过了血与火的考验。随着产业大环境不断提升,国家也倡导企业创新,led产业也需要进入到创新转型期,这就需要资本市场的推动。
照明是物联网中最贴近用户、最基础的应用之一,使用频次高,规模大,是智慧城市、智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伴随着移动端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,手持大数据和巨大流量资源的互联网企业,近年来频频与led照明行业跨界。而跨界发展,是led产业新的增长点,对于拓展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,在这样飞速发展,消费、需求、产业升级的时代里,led产业只有跟上时代步伐,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。
led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外延片和芯片、中游封装和下游产品应用:
目前,中国led产业链的竞争格局主要如下:
一、产业链上游竞争格局
中国led产业链上游外延片与芯片制造专利被欧日美企业垄断。外延片和芯片制作环节是专利竞争最激烈、资金投入最大、技术和设备要求最高的环节,制造专利几乎被日亚、cree、lumileds、osram、gelcore、丰田合成等日本、欧美企业垄断。
led产业链中最为关键的外延片生产设备制造厂家主要有美国的veeco、德国的aixtron,以及日本的nipponsanso和nissinelectric,日本企业只供应本国,不出口。
二、产业链中游竞争格局
led产业链中游封装环节,台韩企业技术进步明显,销量赶超欧美。台湾和韩国拥有消费电子完整产业链,产业上下游相互配套,供销稳定,具有背光市场的产业优势,其led封装企业产量和营收均居世界前列,但他们与欧日美企业仍有技术差距。
三、产业链下游竞争格局
led产业链下游应用环节,本土企业享有渠道与成本优势。国外知名在设计专利、生产技术、产品品质上领先,但本土企业依靠国内政府补贴、招标等政策扶持以及劳动力成本、销售渠道等优势,与国际品牌共同分享市场份额。
近年来大玩跨界的led企业布局:
led+金融服务
led+数字传媒
led+体育
led+文化
led+教育
led封装+车联网
虽然led照明跨界发展是必然趋势,但毕竟智能照明是一种新事物,它的跨界发展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,照明行业目前也是鱼龙混杂,缺乏统一的标准,硬件软件也虽更新频繁,但在技术上却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市面上的产品也还只是一种轻智能的产品。因而,对于led跨界发展来说,技术是其一大瓶颈,除此之外,统一的行业标准,更多的创新思路也是led照明跨界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。